助力市场复工复产 支持夜市地摊经济发展
百业待兴。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为抓手,以“稳增长、促销费、扩内需”为目标,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任,为激发市场活力,突出地摊经济工作实用性和具体性,优化市场监管职能,创新业态类型、激活餐饮消费等措施,助力“地摊经济”“夜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实行食品经营“告知承诺制”,以“承诺制+事后监管”营造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组织食品经营单位分阶段、分批次、分规模适时恢复经营活动,帮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防疫用品短缺、员工返岗以及货物运输等问题,同时监督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到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三是制定《关于推动餐饮业地摊经济夜市经济发展工作方案》,落实8条具体措施:通过“集”类归行划市,落实地摊经济布局。在兼顾城市管理与民生实际需求,坚持“科学设置,便民利民,统一管理”原则,充分考虑流动摊贩的生存需要和市民需求,对973个临时设置的便民服务点,实行统一划行划市、统一划定经营摊位区域、设置地点及经营类型,统一经营时间,实行编号管理。允许各摊点、临街店铺及餐饮服务行业越店占道经营,允许步行街、夜市商户越店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在红线范围内开展占道促销活动,充分激活了全州消费市场经济,有效拉动了经济复苏。“放”开地摊经营范围,免于市场注册登记。鼓励市场经营者在指定的区域、确定的时间段,除药品、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实行特殊管理的产品不得进入摊域销售,其他经营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用品或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的个体经营者,即可进入划定摊域开展早点、日、夜市摊点活动。“降”低地摊经营门栏,优化市场行政审批。落实优化市场监管营商环境若干政策措施,取消了食品小摊点办理备案登记的要求,对地方政府划定区域经营低风险的食品小摊点(小餐饮)实行告知承诺制。告知要具有符合食品卫生条件和制作销售的亭、棚、车、台,只需提供摊点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即可,无需办理食品小摊点备案登记。对固定经营场所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进入摊域内摆摊设点,只须提供其固定经营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健康证明,即可经营许可范围内的食品,无需另外办理经营许可备案手续。“服务”地摊经营主体,落实管理规范。组织食品、检验监测等工作人员将“服务”关口前移,服务措施下沉,变“申请送检”为“主动上门”检定,免费提供在用计量器具检定服务、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食品安全快速监测,鼓励、吸引更多的经营者进入摊域经营,增强城市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审慎”包容执法,规范市场秩序。以督促整改、消除隐患为目的,督促指导市场主办方和地摊经营者落实好主体责任;实施“一提示、二警告、三处罚”宽容审慎监管,为摊点经营者提供“容错支持”,对轻微违法行为采取约谈、建议、提醒、劝告等手段,督促经营者及时改正,依法经营、规范经营、诚信经营 。畅通投诉举报,提供消费维权。各县(市)在摊域集中区,协调城市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设立综合监督咨询台,公布消费维权投诉举报电话,开展12315热线温馨提示、消费警示,及时解疑答惑,疏导消费者情绪,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特色示范引领,创优甘南名优餐饮品牌。立足已现有食品安全示范街,结合地域特色,主打烤肉、杂割、羊肉串等地方风味小吃,打造咖啡馆、啤酒广场、酒吧休闲、茶屋休闲夜市餐饮活动;协同自行车赛、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名店名菜”“名厨名师制作”“现场制作互动参与”“名菜名点品尝”等美食体验活动,打造甘南名优餐饮品牌。倡导健康理念,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结合疫情,强化健康安全意识,引导经营户入市摆摊做好防控措施;倡导文明经营,推行“文明餐桌”,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公夹”,督促地摊食品经营者抓好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