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即民间风俗,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受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群众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时代、地域和民族中形成、发展和演变。民俗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对甘南民俗的介绍,重点是以藏族民俗为主,同时兼顾其他民族民俗,分别从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娱乐民俗等方面展示和弘扬本土优秀文化。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藏传佛教信徒,尤其是老年人几乎人人手持嘛呢小经轮,不停地摇转,等同于诵经数遍。此外,藏传佛教的寺院外围或佛殿,经堂的外侧一般都建经轮,村子里也建有嘛呢经轮房。这些经轮的制作的形式、外观、大小,质量均有所不同,但里面一律装佛教经咒,用途都是一样的,因此统称为“经轮”。一般老年信徒平日习惯在清晨的往寺院,用手转动经轮,从右向左绕转寺院。拉卜楞一带称此习俗为“古拉”,原意为转圈。就象城里的老年人早里锻炼身体一样,藏族老人无论春夏秋冬皆要绕转寺院,有的长年累月,持之以恒。
焚香藏语称“桑”,又称“煨桑”,将准备好的香料等物燃于火中,升起香烟,这是高原先民同高高在上的神灵沟通的方式。也许他们认为高高升起的香烟可以直达天上,到达神住的地方,可以将人间的美味传递上去。关于“桑”字,其本意为“清洗、消除、断除、驱除”等。但同时“桑”也引伸出了祭祀献供之意,甚至在藏语中“煨桑”成了祭祀神灵的代名词。藏族地区几乎每家都要在早上举行“煨桑”活动,在火堆上焚烧柏枝,巴里,糌粑等物,就算完成了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