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哇寺,又名杓哇克珠林(贤哲洲),位于卓尼县城约一百公里的杓哇土族乡境。是由出生在杓哇热卫卓隆宁村地方的持戒师杓哇洛桑南吉,也称杓哇仁波且所创建。该持戒师生于一六三一年,成年后,去卫地留学,在达赖喇嘛座前受圆戒,赐名洛桑南吉。在色拉寺扎仓钻研苦修显密经论,从不间断,受到大家的尊重和好评。一六七0年返回故里后,遵照第五世达赖喇嘛“到多麦地区建立伽蓝,要把圣教之事放在心上”的教令。于一六八五年在该地头人玛尔仓郭哇坚赞仁钦所奉献的寺址上修建了杓哇克珠林(贤哲洲)。在此之前的一六七六年这位大师修建了康多寺、一六八二年修建了多玛寺。据说,这三座寺是仿照西藏的色拉寺、哲丰寺、噶丹寺而建的。一六八九年,杓哇玛如察四部落,请求卓尼第九世土司杨朝梁(藏名才旺敦珠)承担各伽蓝施主,将杓哇寺归卓尼土司管辖,成为卓尼禅定寺一百零八座属寺之一。
沙冒寺院。一八0三年,阿莽班智达兴建沙冒普扎西曲丹林寺。翌年,贡里阿阇黎洛藏凯乔创建沙冒道寺噶丹桑周林和塔隆静修院。一九二九年这二座小寺和静修院遭到马延贤匪兵的劫掠焚烧,成为废墟。一九三0年,沙冒官人贡乔才旦和果嘎•贡却加,更登才让等僧俗头目,按照阿莽活佛的谕示,委托第四世热旦加措活佛护持这座寺院。一九三一年,四世热旦知加措活佛将二个小寺院和静修院合并进行复建工程,迎请拉考•晋美赤列加措大师堪定寺院寺址和寺院名称。
禅定寺藏语称卓尼•丹增达吉林,位于卓尼县城西北约半公里的台地上,一二九五年西藏萨迦派领袖八思巴亲自选址、奠基、命名、并主持建造了这座安多藏区最古老、改宗黄教前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名寺,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贡巴寺,藏语称“噶丹扎西钱库林”始建于十五世纪中叶,公元1884年,由第一世喇嘛噶绕仓大兴修建,至今已有124年的历史。寺院有闻思院等四大扎仓和释尊殿等19座佛堂大殿,以及五座佛塔,占地面积2211.6亩,是车巴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达扎寺,原是一座笨教寺。一二七八年奉八思巴法王改笨信佛时,这四位信苯教的人士带领属部前来达温波处进行辩论,达温波(也译作达元巴)活佛以《慈氏愿》和《普贤行愿品》的经教传授使对方折服,决定弃苯皈佛,各自奉献了自己的寺院,为祝贺吉祥缘起,达温波活佛赠了一尊曾被吐蕃国王朗达玛王破坏损伤的释迦仁能王佛像赐予他们作为依止圣物。一六八五年,卓尼十世土司洛桑顿珠(杨威)、德塘堪布洛桑仓央肖勒南结(第二世活佛)二人将鲁琼达合仓寺改宗为格鲁派寺院,后于一六八八年建起了格鲁派寺院。命名“噶丹彭措林”,也称为“齐哇鲁琼寺”。之后由土司洛桑顿珠兴建了经堂、神殿、怙主殿等,并修建房屋一百多处。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这寺是切巴系,辛察冈系等处总寺,五供节时,有近千名僧人聚集。为禅定寺主要属寺之一。
雅路寺也叫齐哇德唐寺,藏语称噶丹却科林(率法轮洲),又称噶丹桑珠林(率如意洲),位于卓尼县城西南四十八余公里的扎古录镇境内。一四二四年,大成就者先巴更登和洛哲阳巴在车巴沟嘎日玉道地方建寺,历经二百五十余年后由于匪患和野兽的骚扰,众僧都想迁徙寺址,第二十四任赤哇丹巴牙派和迭当堪布洛桑仓央肖勒南结,卓尼土司等布施资财。经向哲蚌寺护法神求卜,寺院迁往西拉日吾切为好。后将寺院误迁至玉固日吾切,约在玉固日吾切坐了一百年左右后,寺院内部发生纠纷,就分为三派即雅路寺,雅唐寺、录竹寺等寺院,而牙路寺的来历因该村相对于麻路,故取名为雅路寺阿考直嘎尔寺院据《阿莽班智达全集》记载,该处原先为断行者(译作乞化者,为独居小寺修行的僧人贡却达木其嘉措)的养息之地,一五八三年始建寺院。一七0三年,遵照第五世班禅洛桑益喜的授记,第十一世土司杨汝松鼎力协助,由德唐•洛桑仓央肖勒南结建成,遂成为完科三部落的共同寺院。一九二九年“河湟事变”中,马延贤匪帮烧毁了寺院。之后进行了重建,修建了两层楼高的弥勒佛殿,宗喀巴殿,佛塔堂,白石崖地祗庙堂等诸多胜迹。
康多多玛寺彭措噶丹林(具喜洲),位于卓尼县城北约一百二十余公里的康多乡附近的一座山腰间,是由持戒师洛桑南吉于一八六二年仿照西藏的噶丹寺而修建的第一座寺院。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北面的云哇扣松被讹称为雪昂卡松地区,有持律师杜增雪哇仁波且的伽蓝惹卜察三寺。其中之上寺,叫做多玛寺•彭措噶丹林”。是由“恰盖、赛哇、佐秀等地的喇嘛和官人,以及惹卜•格却扎喜等负责,把许多小寺院聚拢起来,在惹卜察的公地日吉拉雪处,修建了这座寺院。规定会堂的僧帽,僧氅等等行止,都要合乎威仪,建立了三事实践。
雅当寺,又称垂巴寺或齐哇更道林。一四六七年,西藏喇嘛阿旺罗卜藏来到洮州卫地以西的古务他地方举行诵经活动,召集一百多名僧人修建了这座寺院,后来毁于战乱之中。一五0九年阿送恼布乃召寺僧重修了寺院。一五二二年洛哲排销在洮河之畔同时修建了录巴寺(双称齐哇达昂格寺)和江可寺。一五八一年车吉洛知承袭僧刚,遂敕赐垂巴寺名号。一六二四年旦巴牙培任僧刚之职,在此地建一小寺,后由齐哇•洛桑赤烈和恰盖丹巴却丹加以扩建,修建了大经堂、弥勒殿、密宗经院、护法殿、纳钦等,并制定寺规、严明僧侣戒律。一七二0年,阿旺洛桑嘉参活佛从内地和蒙区寄来白银三百两,以此作为基金,修建了经堂。
知知寺,又名珍展寺,藏语称为珍展寺格培林,这座寺院创建年代早,后毁于兵燹,但据卓尼禅定寺寺志中的一些侧面记述,这座伽蓝认为是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于一二四六年应元世祖忽必烈之请前往凉洲途经此地时创建的。往昔,这座伽蓝共有四座属寺即卡车•益格曲增林、哇曲桑俄然培林、曲卓寺、珍展寺。随着寺院的兴衰以及寺主权力的变更,后并为一座寺院,据说本寺之名之所以称“珍展寺”(藏语意为感恩寺),是因为往昔八思巴大师前来安多地区时,此地生民正值饱受兵燹,旱灾之苦,自寺院创建以来,干戈平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感激八思巴大师之恩,故名“珍展寺”。约在一六八五年左右,卓尼第十代土司洛桑顿珠(杨威)和古雅活佛维修了这座寺院,并迎请了许多佛像、经、塔等三依止圣物。
旗布寺,藏语称纳道贡,又称罗桑德庆林或噶丹曲林。位於卓尼县城东南约三十公里的木耳乡达峪沟旗布滩。这座寺院约在一三四六年左右建於旗布沟燕麦沟口的一个叫做“斯爱告”的台地上。历经二百余年后迁至曲保(旗布)滩,以后村名相沿成为寺名,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康木车红教寺(康木车桑俄敦督林寺),是原卓尼阿芒赛桑活佛(即现在的万寿寺嘉隆哇活佛的传承)修建的一座密乘寺院,但是,由於多数沙弥家远离寺院,开展法事活动不便,后来按照俄合强哇(红教组织会)的意愿,将寺院搬迁到谷尔钦华务察地方,两年后按照松巴活佛的意愿将寺院修建在康木车村下的阳面地段。松巴哇迎请了许多佛像、佛经和佛塔。从此,灌顶讲经法事正常进行。陈勒热丹和遍知季美旺吾,卓尼五世阿门益西丹巴仲美三人共同关心和护持。寺院兴盛时,有僧徒一百余人。传承弟子萨多哇多吉强旺和根迪目交多吉,齐哇江可俄旺更登加措等共同护持并为搬迁至华务察创造了条件。
石门寺,藏语称为“道卫先巴林”,建于一五九五年。是由加嘛沟凯乔•洛哲隆智(卢也叫录哲勒珠)兴建。另据那道寺(旗布寺)的传说中记述,然见巴洛桑加措为石门寺的创建者。但据史料推测,洛桑加措很可能帮助该寺修建寺院,而不是真正的创建人。寺院建成逾时二十年后,购置佛像、经、塔等事宜于一六一六年全部就绪。寺内建有大经堂、药师殿、白度母殿、法王殿等九座佛殿,寺周围建有嘛呢经轮房以及许多佛塔。寺院鼎盛时期,有寺僧五百余人。后因历史原因,寺院衰落。至一九二九年时临潭石门乡梁家坡村孙古海捐资重新修葺一新。但在一九五八年和一九六六年以后的十年文革中,寺院所有依止圣物均毁,被拆除的木料分给各生产队修建公房用,寺内寺僧绝大多数返乡还俗。
柏林牛营寺,藏语称为夏乃寺,牛营寺原址为藏族村寨。当地乡民以从事农业为主又兼营牧业,一个时期,卓尼的几代土司曾将该地作为专营牧业之地。这座寺院大约创建于清乾隆间。据传说创建人为当地一位格西,建寺之具体时间无从考证。寺院极盛时期有僧人三百余人。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洮州府管辖这个地方时,这座寺院被一伙匪兵侵扰,寺院被毁,不久寺院经堂又重新修复。一九一四年五月,白朗军由岷县窜犯至卓尼、临潭一带大肆抢掳,寺院又再度被毁坏,好多僧人被杀。以后信教群众又重建了大经堂及法王殿、寺院小门。
康多寺,也译作康托寺,全称康多寺达吉林(康多兴盛洲),位於卓尼县城北约一百二十公里的康多乡境内。康多寺是由出生在杓哇然卫卓隆宁村地方的持戒师杓哇洛桑南吉,也称杓哇仁波且所创建。该大师曾留学西藏,三十一岁反归故里,遵照第五世达赖喇嘛“到多麦地区建立伽蓝,要把圣教之事放在心上”的教令,於一六七六年在该地官人桑吉益西和完穆所奉献的寺址上修建了康多寺达吉林。在修建过程中持戒师的弟子洛哇仁钦嘉措等负责,与玛尔格然见巴•智化塔义等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将洛哇寺(也译作落巴寺)、东科向趣林、监察寺等村中的古老小寺集中在一起和一些静修院合并建成了这座寺院。一六九八年,持戒师•洛桑南吉向卓尼第九世土司杨朝梁(藏名才旺东珠)禀报了寺院的辖属事宜,遵照土司的渝示,康多寺归卓尼禅定寺管辖,成为禅定寺一百零八寺之一。